旅游大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怀

新时尚达人|这位“不丢垃圾”的中学美术老师,带领学生践行减量低碳

校园里的旧课本试卷,变成剧场休息区的手工座凳;师生喝剩的塑料水瓶和饮料杯,成为艺术品在滨江岸边、党群服务中心展示;拆迁基地的旧篷布,做成封箱带送给即将搬走的居民……

在上海推行垃圾分类的进程中,垃圾减量是绕不开的一环,如何对可回收物进行再利用则是各方思考的话题。在上海市控江中学市级创新实验室文创中心,有一位“从不丢垃圾”的美术老师王独伊。她开设的《废弃物再生设计》课程,将垃圾减量、废弃物治理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近200名初高中学生辐射到家庭,反哺给社区。去年,该案例获评上海新时尚示范案例“行动案例”二十佳,从中可感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缩影与青年人用艺术践行社会责任的情怀。


(资料图)

收集利用校园可回收物

一摞摞洗净的塑料咖啡杯,一袋袋零食塑料包装,一个个矿泉水瓶……在文创中心,你会看到一堆堆“垃圾”。“我从不丢垃圾,什么都可以成为学生们艺术创造的材料。”王独伊快人快语,讲起了课程开设的初衷。

“当时我观察到,学生的消费习惯并不环保,喝下的饮料瓶随手扔,教室里的垃圾桶一天就满了。还有大量废旧试卷课本,学期末都被扔了。于是我就让学生留意,有哪些可回收物能为我们所用。”在学校的支持下,一门带有跨学科属性的美育劳育结合课程诞生,希望探索适合学生与公众的废弃物低碳化、艺术化、低技术门槛的循环路径。

课程开设后,开放给集团校选修,除高中生外,辽阳中学初中生也一同参与,组成了跨学段小组。不同年龄、性别、喜好的孩子们交流合作,在废弃物的寻找与再利用中,碰撞出环保、低碳与艺术的火花。

食品包装拼贴而成的古风云肩(一种服饰),塑料饮水瓶做成的多肉植物花园,咖啡包装和锡纸做成的反“网暴”艺术装置,废弃药瓶制作的能自动播报药品名的黑科技,薯片桶与塑料片、弹簧结合而成的雷声筒,保鲜膜纸筒装上谷物制成的雨声筒……一件件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作品在课堂上诞生,演绎“化腐朽为神奇”的绿色理念。

亲手清洗晾晒咖啡杯

项目制课程,不仅囊括方案规划、PPT制作与宣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将垃圾分类与低碳环保等看似“纸上谈兵”的理念落到实处。

王独伊记得,有一组学生在参观杨浦滨江“皂梦空间”(上海制皂厂旧址)时,对白七咖啡馆里喝剩下的一次性塑料杯产生了兴趣。他们与咖啡馆开展合作,请店员收集咖啡杯,学生们定期去取回后,清洗、消毒、晾晒,想制作成泡泡呼吸灯,每盏要用到约150个杯子。

如何将咖啡杯连接起来是最大的难点。回形针、晾衣架、燕尾夹,尝试了各种方式后,升级版灯具选用了劳技课所用的电烙铁和铁丝。而为让咖啡杯聚拢成球型,孩子们还用上了数学知识。当如星火般的灯光被点亮,环保低碳与科学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还有学生“瞄”上了试卷与课本。他们将废弃瓶子捆绑做成内芯,再将试卷、课本撕碎,随意粘贴在表面,就成了充满艺术感的坐凳。“学生们撕得可开心了,既解压也环保。”后来,学生们与学校附近的YOUNG剧场合作,将剧场因疫情作废的演出宣传单页撕碎,做成了有剧场特色的座凳放在休息大厅,用低碳理念“反哺”社区。

王独伊还带着学生们探访定海路街道的拆迁地块。老房子外的牛奶箱,被做成了“迷你书屋”模型,倡导纸质书的阅读;带着旧屋印记的雨篷篷布,变成了封箱带送给拆迁居民;信箱里的小广告,涂掉关键信息后,就成了颇具波普风的摆件,“站”在有缘人的案头……

创意走出校园反哺社区

“学生有热情有创意,学校就应引导帮助创意实现。作品一定要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学生才会有成就感。”秉持这一理念,王独伊与校方聚合各种资源,千方百计为学生实现创意的落地与展示。

实践中,已有十多项创意落地,一系列学生作品不仅在文创中心进行公开路演,还走进杨浦公园党群服务中心展出。甚至,课程的触角还延伸到了外区,学生们参与了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一平米行动”,将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态度带进社区。

“我们用努力印证了,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王独伊说,“通过这项课程,希望学生们养成简约适度的消费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购买,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