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禁忌,你知道多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比如坐船出海,船家都不会说“翻”、“倒”这类字眼。在大山深处,同样是有着类似的语言禁忌。
这是村里长辈给我说的一个故事,算起来,我该叫她一声婶婆。跟我爷爷一样,婶婆同样是出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在那个时候,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不管什么事情都能跟鬼神扯上关系。因此,各种方面的禁忌也特别多。
大概是在婶婆六七岁左右的某天傍晚,她的父亲在饭桌上说道:“明天一早,咱们去弄里收玉米。”
(弄,在壮话里有石山间平地的意思。我们那附近的地理环境,跟大化的七百弄景区有点相近,山连着山,群山之间,只有一点点平地)。
“哦。”婶婆应了一声。没过多久,坐在一旁的奶奶悠悠地来了句:“去弄里干活,可要注意点才好。”
“什么?”婶婆疑惑的问,“奶奶,去弄里干活要注意什么?”
只见奶奶喝了口粥,用手心抹了抹嘴巴,说道:“去弄里干活,千万不要说‘吃’、‘喝’、‘饭’、‘粥’这些字眼。传说啊,要是不小心说了,山神老爷就会把你的食物都拿走。而且,还会封了你回家的路!”
奶奶的这句话,放在现在,连五岁小孩都不信。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可是能“救命”的忠告。于是,婶婆整晚都在念叨着“不能说吃的”、“不能说和吃有关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婶婆一家就赶着牛车出了门。临走前,奶奶倚在门口,又嘱咐了句:“记着我昨晚说的话,千万别冒犯了山神。”
“我知道啦。”婶婆应了声,便爬上了牛车。
从前车马慢,这话还真不假。短短六七公里的路程,老牛愣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只见在道路的两旁,各耸立着一座大山,仿佛是两只大手般把中间的平地紧紧围住,只有一条小路蜿蜒着穿向远方,整个地势,看着就像“中”字一般。
到达玉米地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山间的雾气逐渐消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群鸟正在四处觅食,呼朋引伴似得叽叽喳喳,一片热闹。
婶婆是第一次来弄里,感觉一切都很新奇,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可没想到,声音越传越远,直至在山谷的那头也传来一声“啊”。
是回音。去过山里的朋友都知道的,只要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就会有回音。
婶婆听到回音便被吓了一跳,以为是山谷的那头也有人,连忙捂住了嘴巴。
“喂,在山里别乱喊,小心惊扰了山神老爷。”婶婆的母亲说道。
听罢,婶婆拍了拍胸口,深吸了一口气,便快速地钻进玉米地里。
这块平地并不算很大,两山之间约有两三百米,沿着小路的方向出去,大概也是四五百米左右。村里有几户人也在这里种有玉米,只不过今天只有婶婆一家在这。
那时候种的都是土玉米,跟今天的甜玉米比起来,口感比较粗糙,吃上半个,下巴估计都要累得抽筋。但是,它的饱腹感很强,吃一个基本一天都不感觉饿。
中午时分,玉米都基本收到了箩筐里,忙了大半天的一家子都饿了,只见婶婆说了声:“妈,我饿了,烤个玉米来送粥吧。”
婶婆的话音刚落,只见她的父母回过头来,瞪大了眼睛,惊恐地婶婆。
婶婆也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吓得连忙捂住嘴巴。
“轰隆隆、轰隆隆”,山谷里突然响起了雷声!霎时间,一大片乌云笼罩了山谷。狂风吹起,吹过山谷的时候,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满山的树枝在疯狂的摆动着,“刷刷刷”的声音响彻山谷。
“轰隆隆、轰隆隆”,因为回声的缘故,滚滚雷声显得尤为震人心魄。眼看情况不对,父亲立马丢下手里的玉米,往婶婆的方向跑来,将婶婆一把抱起后,向一处山洞跑去。边跑边对着母亲喊:“快,把牛车也赶到山洞那里。”
此时,母亲也把背上的竹篓甩到牛车上,拉过绳子,牵扯老牛也向着山洞赶去。
说是山洞,其实也不过是山体略微凹陷下去的地方,约莫有五六个平方,勉强的躲雨。
婶婆愣愣地,从刚才的惊恐中缓过来,“妈,我刚刚是不是冒犯了山神老爷?”
“害,小孩子,以后长点记性。”婶婆的母亲说道。
雨水重重地砸在树叶上、地上,就算是贴着耳朵说话,也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也不知下了多久,雨势逐渐小了点,只听见外边传来一阵吵闹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说话,又像是在高声大笑,笑得很欢。然后又是一阵树枝相互摩擦的“刷刷”声……
约莫是到了傍晚,雨停了。山谷中逐渐升起一团白白的雾气,仿佛是要把整个世界都笼罩起来。
“快走,要起雾了。”婶婆的父亲叫到,连忙抱起婶婆跑出山洞。
而婶婆的母亲也赶忙跑了出去,牵着老牛一阵小跑。
路过玉米地时,只见还没来得及收进箩筐、散落在地的玉米,竟全部不见了!
“爸,刚才掉在地上的玉米,都不见了!”婶婆高声叫到。
听罢,父亲连忙捂住婶婆的嘴巴,“嘘,别说话,就让山神老爷拿去吃吧。”
紧接着,父亲把婶婆放上牛车,又从母亲手里接过牵牛的绳子,赶着老牛,一路小跑地往村里去。
就在一家人跑出山谷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早上来的路,此时已经是一片汪洋!
水,到处都是水。水没过了小路,足足漫到父亲的腰间这么高!
老牛停了下来,再怎么赶,就是没动一步。
一阵风吹来,水面荡起一片涟漪。
此时的山谷,传来一阵“嘎嘎嘎”的声音,尖锐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