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墓中国”系列问答第二篇来了,这次我想谈浙江。
【资料图】
除了陕西和河南等这些 历史 过于厚重的省份以外,浙江应该是我探访过的古墓资源最为丰富的南方省份了。
我来分城市谈一谈我去过的一些吧。
杭州
杭州的名人古墓资源特别特别丰富,甚至不逊于南京。原因之一可能是名人很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和西湖的湖山作伴吧,这其中尤以民国成立后辛亥烈士为多,比如 秋瑾墓 、 陶成章墓 还有 徐锡麟墓 。
最有名的自然是 岳飞墓 ,紧挨着还有 岳云墓 ,这没什么好说的,过于有名的景点。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 张宪墓 也在岳王庙的附近。 牛皋墓 相对比较远,在栖霞岭一带。
在杭州寻找名人古墓的最佳路线就是沿着西湖,大部分墓都是环绕着西湖修的。有特别容易找的,比如北山街西泠桥一带的 苏小小墓武松墓 ,都在游玩西湖的必经之路上。
也有需要曲径通幽需要找一找的,比如孤山放鹤亭的 林和靖墓 (梅妻鹤子那位),杨公堤一带有 盖叫天墓和赵之谦墓 ,灵隐寺一带的晚清名臣 瞿鸿S墓 。
杭州名人墓中最奇特的当属章太炎先生墓。章太炎墓的旁边除了夫人汤国梨墓之外,还有一位明朝抗清名人张苍水(张煌言)之墓。而这显然不是巧合。章太炎因生前敬慕张苍水,表示“生不同辰,死当邻穴”,因此就把自己的墓修到了张苍水的旁边。
杭州墓实在太多,恕我不一一说了。我说一下我印象最深的两条寻墓路线吧。
第一条是三台山一带。我好几年前曾在傍晚时无意中走到了这一带,并没有寻墓的想法,谁知道一路却发现了很多“惊喜”。一路上我找到了 于谦墓、俞樾墓 (俞平伯的曾祖父)、晚清最后一位直隶总督 陈夔龙墓 ,边走边看。一路风景宜人,而且相距都不远。
另一条路线是九溪景区一带,你可以先去瞻仰下蒋介石文胆 陈布雷墓 ,然后再走个几百米,上山拐入一个很大的茶园,在茶园深处,会陡然发现陈寅恪之父、晚清著名诗人 陈三立夫妇墓 ,紧挨着还有陈寅恪大哥 陈衡恪墓 。
富阳
富阳是《富春山居图》创作实景地和黄公望晚年隐居地,但当地还有处著名的疑冢―― “黄公望墓” 。江苏常熟也有一座黄公望墓,但专家推测是衣冠冢。而富阳的黄公望墓则更为神秘,因为没有做实,只能确定是元明之间的古墓,所以也没有得到什么修缮。
但如果有机会去富阳的话,我还是强烈推荐去一下“黄公望墓”。一是疑冢本来就很难得,有神秘的意味;二是,去黄公望墓的山路景色非常漂亮,而且人迹罕至,我几年前去的时候,路上只碰见一两波人,而且不确定是否是去黄公望墓的。
山顶上的黄公望墓风水非常好,我爬到的时候,还真的觉得有点阴森森的感觉。如果你是盗墓文学爱好者,黄公望墓就更应该去了,非常符合很多小说中的神秘感描写。
宁波
在宁波东钱湖一带,分布着一批南宋宁波籍名臣的家族墓地,现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钱湖一带的风景非常好,古墓和石刻散布在竹林之中,非常有意境。作为东钱湖墓主之一的史家,在南宋极其显赫,史浩、史弥远、史嵩之曾先后担任丞相,史称“一门三相”。
除了东钱湖,宁波市区还有 全祖望墓 ,前次去宁波遗憾错过,下次一定要补上。据说这也是一处家族墓地,保存的也算不错。
奉化
在蒋介石的家乡奉化溪口,除了蒋家的故居之外,还有一座非常值得一看的名人墓―― 蒋母墓 。蒋母墓需要爬山,一路风景极其秀丽,游人也不算多,很如果去了溪口,不去这里实在可惜。窃以为,蒋母墓比蒋家故居更值得去。
奉化还有一处名人墓,清代大学者 万斯同墓 ,正面墓坊题额“万季野先生墓道”为蒋介石所书,都算是奉化杰出人士嘛。
绍兴
绍兴最有名的墓自然是“大禹陵”,但这个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仅有象征性意义的景点了,和我说的古墓并不是一回事。
绍兴我最喜欢古墓有三处。
第一处是名气不大的 南宋六陵 。南宋六陵的名声不彰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墓冢基本被破坏殆尽,地面建筑尽毁, 旅游 意义并不大。但是,对于寻墓爱好者而言,宋六陵仍然具有很强的怀古意义,即使墓区内只存百余棵封树古松,但是你还是知道,你的脚底下就是帝陵。
第二处是 王阳明墓 。现在国内正值王阳明热,但又有多少人去过阳明先生的墓前去瞻仰过呢?王阳明墓在号称书法圣地的兰亭附近,游人也不算多,但非常值得一去。王阳明墓保护得相对不错,也颇具规模,相信我,去之后你会为阳明先生归葬于此感到欣慰的。
第三处是 徐文长墓 。准确的说,是徐文长家族的墓地,墓园没有那么好找,在一个村子的附近,有点曲径通幽的意思,游人也不多,是个怀古踏青的好地方。
绍兴还有处有名的墓葬,就是著名的 印山越国王墓 ,不过我还没去过,所以也不多说了。
经网友提醒: 疏忽了,文种墓也在绍兴,就在府山公园内的府山半山腰。谁来也巧,我最近刚刚去过,还是抱着闺女爬的。这是处免费公园,很不错。
很多古墓只是纪念性质,就一个墓冢几块碑,虽然很值得缅怀,但是性价比并不算太高。所以个人还是最喜欢的还是有地宫可以欣赏,或者是有博物馆、纪念馆可以方便学习。浙江的古墓本人去过不少,这里推荐一些不错的。
西湖墓群绝对值得去,名人多,墓集中。去杭州西湖 旅游 的朋友,多多少少会路过几个名人墓。其中包括岳庙的岳飞墓、岳云墓,栖霞岭的牛皋墓,仁寿山公园的张宪墓,静逸别墅的陈文龙墓,西泠桥边的苏小小墓、武松墓、秋瑾墓,南山陵园的马寅初墓、蒋百里墓、钱元梗⑴芄暗暮胍环ㄊδ顾⒓霉顾ㄉ降挠谇埂⒂衢心埂⒊沦缌梗橐啮暮瓒S墓,还有孙花翁墓、张苍水墓、章太炎墓等。
除了西湖周边外,杭州临安还有吴越王陵钱H墓和他父母钱宽夫妇墓。宁波余姚化安山有黄尊素、黄宗羲父子墓。绍兴有大禹陵、王守仁墓、徐渭墓。但是这些墓更多都是纪念性质,地宫是没有看的。想看地宫的话,徐渭墓附近有个印山越国王陵倒是不错,一般认为是勾践父亲允常的陵墓,墓葬在全国也比较有特色,距离兰亭景区大概3公里左右,去兰亭 旅游 的朋友不要错过。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浙江省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墓葬包括:岳飞墓、于谦墓、临安吴越国王陵(钱B墓)、东钱湖墓葬群(南宋大臣史诏墓、史弥远墓等)、黄宗羲墓、万斯同墓、全祖望墓、王守仁墓、刘基墓、高氏家族墓地(明代大臣高友玑墓)、吴镇墓、陈英士墓、潘孝墓、赵孟\墓、大禹陵、徐渭墓、宋六陵(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其中东钱湖墓葬群、高氏家族墓地、潘孝墓的文物价值主要在于地面石刻,其它墓葬都可以算入题主所问的“名人古墓”的范畴。
去过以上大部分。我认为,寻访名人墓葬,更多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体验,不在于你看到什么真正的古迹,而在于你在内心深处泛起了多少波澜。它们不似汉代帝陵那般封土威严,也不似唐代帝陵那般石刻沧桑,更不似明清帝陵那般形制严谨。它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只是因为墓碑上写着一位为当代所铭记的名字,有民族英雄如岳飞、于谦,有思想巨擘如黄宗羲、王守仁,也有书画大家如赵孟\、吴镇。
历经各种动荡,这些墓葬多已面目全非。所以你所看的,可能只是一座空冢、一座衣冠冢,甚至只是一个符号。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了,你触摸到曾经只在书上见过的 历史 人物,然后你觉得满足,于是离去。
南宋四大女词人之一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官塘路张玉娘古墓!
杭州太子湾有张苍水墓、章太炎墓。
临平超山有吴昌硕墓。
绍兴清藤书院有徐渭墓(衣冠冢)。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原文: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J、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时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岩、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选自齐鲁书社排印本《鲒崎亭文集选注》
翻译:顺治二年四月,江都被包围,情况很危急,督师扬州的宰相史可法知道局势难以挽救,就召集众将告诉他们:“我发誓与此城一起殉难,但仓促之中我不能落到敌人手里而死,谁能到时帮助我完成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慷慨地应允。史可法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以同姓的身份做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给母亲,将你列入族谱的孙辈之中。”
二十五日城陷落了,史可法拔刀要自杀,将军们果然争着上前抱住,史可法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流着眼泪而不忍拿刀,于是史可法被将军们簇拥着走了,到小东门,清军的兵士象树林般密密麻麻地来到,兵马副统帅马鸣J、扬州太守任民育、以及众将如都督刘肇基等都死了。史可法就瞪大眼睛对敌人说:“我就是史阁部。”于是他就被抓住并带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来称呼他,劝他投降,史可法大骂敌人而被杀。当初史可法曾留下遗言:“我死后,应把我葬在梅花岭上。”到此时,史德威找他的尸骨却找不到,就把他的衣帽葬了。
有人说:“当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到史可法穿着青衣戴着黑帽,骑着白马出了天宁门投江而死,未曾死在城里。”自从有了这一说法,在长江南北两岸,都传说史可法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的抗敌义军迅猛发展,都假托史可法的名义,好象陈胜托称项燕之名一样。苏州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押送到南京,经略洪承畴过去同他有过交往,问他:“先生在军队里,可详细知道原来扬州的宰相史公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孙公回答道:“经略从北方来,可详细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统帅洪公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洪承畴大怒,急忙喊叫部下推出杀了他。可叹啊,那些讲神仙的奇诡荒诞的说法,说颜真卿太师因尸解而成仙,文天祥少保也因悟得“大光明法”而解脱升仙,其实并没有死;他们不知道忠义是圣贤立身的根本准则,那种刚正之气异常充沛,长久留存于天地之间。何必用解脱成仙和在世为人的面目出现?那些关于神仙的说法,正如所谓的画蛇添足。但就史可法的遗体来说,却是不能找到了!百年之后的今天,我登到梅花岭上,同游客讲述史可法的遗言,没有一人不泪下如雨,想象当时围城的情景,这就是忠烈的面貌,仿佛可以看到一样,这是不必去追问他是否真的脱离人世而成仙,更何况假托他没死的名义的那些人呢?
史可法的坟墓旁还有镇江姓钱的烈女之墓,也是乙酉那年在扬州,计五次自杀才得死去,自杀时告诉父母要将自己火化,不要将尸骨留在这污秽的土地,扬州人就把她葬在这里。江西人王猷定、陕西人黄遵岩、广东人屈大均曾为她作传、撰铭、写哀词。但还有未能全被表彰出来的:我听说史可法的兄弟从翰林学士史可程以下,还有好几人,后来都到江都祭扫史可法墓。正逢英山霍山义军失败,捉到了托名而假冒史可法的人,清兵的大将把他押送到江都,下令让史氏门中的男子和妇女都来辨认,这时史可法的第八个弟弟已死,他的夫人年轻漂亮,为他守节,也出来看这个托名者,大将军看上了她的美色,想强迫娶她,夫人自杀而死。当时因为她出于大将所逼,人们慑于势而不敢表彰她。可叹啊,史可法曾痛恨史可程在北京为官之时,政党国家沦亡之际,不能保持节操,而写奏章谴责他,怎会知道在自己死后,竟然有弟媳妇以女子之身继承夫兄所留下的光明业绩呢?梅花象雪,芬香而不染尘埃,将来如果有人修建忠烈祠,马鸣禄副使等想必要列入从祀的位置,还应当另外建一室来祭祀夫人,再附上烈女一辈。
梅花岭记
十九 梅花岭记
全祖望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围绕中心组织多方面材料以及记叙、议论相结合以深入阐发文章主旨 的写法;
2.复习虚词“以”的几种用法;
3.学习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崇高气节和牺牲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运用对比和衬托,在叙事中暗寓褒贬,抒发感情。
2.难点: 本文的材料、线索及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课外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录lù(古骏马名) 肇zhào(开始、发生) 瞠zhēng(瞪着、眼看) 畴chóu(田地、种类) 恚huì(怨恨) 麾huī(旗子) 骸hái(尸骨)
作者简介: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清代浙江鄞县人。乾隆元年考中进士,只做过一年翰林院庶吉士,一生没有做过官。清朝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末的遗民,他本人也富有民族意识和爱国心;他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不肯附合时俗,努力搜求家乡先贤事迹和文献,写了许多表彰忠烈的文章。当时清代统治者屡兴文字狱,他也曾因为写文章有“为我讨贼清乾坤”的句子,因为“贼”字放在“清”字的上面,而被下狱治罪,后经人营救,才得免死。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博学多识,为人刚直而有气节。他曾主讲过蕺(jí)山(在浙江)、端溪(在广东)的两个书院,也曾续修黄宗羲撰写的《宋元学案》,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因学纪闻》,著作有《经史问答》《吉奇jíqí亭集》
解题:
《梅花岭记》选自全祖望的《吉奇亭集・外编》卷二十。课文节选的是《梅花岭记》的前两部分。写的是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忠贞报国、慷慨就义的事迹,删去的第三部分(占五分之二),写的是两个妇女(丹徒钱烈女、史可法八弟妇)的忠贞不移、宁死不屈的事迹。原文重点不在专记史可法等人的殉难,而在抒发凭吊梅花岭上史可法之墓时的感慨,可从篇末“梅花如雪,芳香不等”来看出。(已删)作者之所以要用“梅花岭记”作为标题,就是想把史可法的事迹和其他人物的事迹用“梅花岭”串连起来,融合成一个整体,然后用“梅花”来象征和歌颂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和明末爱国人民的民族气节及忠烈妇女的节操。
关于民族英雄的理解:
今天,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不能搞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今天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是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斗争,融合,发展而成的,在过去的各个时代里,凡是对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都得称之为“民族英雄”。
时代背景及史可法:
明朝覆亡前,史可法已任南京兵部尚书之职,参赞机务。当清兵占据北京的消息传到南京时,江南以史可法为首的出身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官僚打算拥立潞王朱常涝,以马士英为首的大地主出身的官僚和宦党官僚则拥立福王朱士菘。由于马士英一派得到地方军阀实力派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的支持,福王1644年即位于南京,年号为弘光。史可法虽授职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马士英共为宰相,但不久就遭到排挤,出镇扬州,受制于刘泽清等江北实力派。
当清兵南下时,刘泽清等实力派正在互相仇杀。弘光元年二月,高杰部将许定国杀高杰降清,军事形势大变。清兵迫近扬州时,福王内部竞争正酣,马士英忙于卖官鬻爵,福王正在大修宫殿,征舞梨园,后宫美女数以千计。史可法飞章告急,马士英却不理睬,要求粮饷,马士英也拒不发给,致使“诸军皆饥”,史可法召各镇兵马援救,各镇兵马迟迟不动。史可法只好以亲军四千人凭城固守。课文里所说的史可法“知势不可为”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扬州一役,史可法及其部将、僚佐表现了壮烈的民族气节。清兵曾五次劝降,都被史可法拒绝了,部将马鸣录、汪思诚、马应魁、庄子固、乙邦才等部将全部壮烈牺牲。清兵破扬州后,又乘夜渡江,福王出走芜湖,被黄得功部将劫夺降清,马士英等逃往杭州,福王政权告终。
作者七次到过扬州调查访问。这篇文章是作者第三次到扬州时根据调查访问所得生动事迹写的。这一年至史可法殉难(1645年),刚好百年有零。作者怀着高度崇敬的心情,热烈地歌颂了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忠贞爱国,慷慨就义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同时也对洪承畴之流的卖国贼作了深刻的鞭挞和讽刺,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民族意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顺治二年乙酉⑴四月,江都⑵围 急。 督相史忠烈公⑶知势 不
扬州 被清兵围困,情况危急 形势
江都:扬州别名 督相:以宰相身份在都督师的
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 与城 为殉⑷,然仓皇 中不可落于敌人之
挽回 发誓同扬州城共存亡 危急时刻 能 到
手以死,谁为 我临期 成 此 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 任 之。
去 帮助 在城破时完成这个 慷慨激昂承担这一义
此:代就义
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 太夫人,谱(于)汝
务 可因 作 后嗣 写信(禀告) 把你的名
谱:名作动,写进家谱
诸孙 中⑸。”
字你写进家谱,列入(太夫人的)孙儿辈
二十五日,城陷, 忠烈拔刀自裁⑹。诸将果 争前 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
被攻破 杀 果然 上前抱住
抱持:抱腰执手
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 而至,马副使
举刀 被 簇拥着前行 清兵像丛林一样来到
鸣录、任太守育民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 目⑻ 曰: “我史
战死 就瞪着眼睛看着敌人
阁部⑼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⑽以先生呼 之,劝之降。忠烈大骂
押到 用 称呼 (清人)
而死。 初,忠烈 遗言: “我死当葬(于)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 公之
被杀死 当初 (有) 嘱 到这时 寻找
骨 不可得, 乃以 衣冠葬(于)之。
尸骨 能找到 就把(他的) 埋葬在梅花岭上
第二课时
或曰: “城之破也, 有 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
扬州被攻破的时候 有人 穿着青衣戴着乌帽
……之……也:表明一定的时间条件 青衣:名作动,穿着青衣 乌帽:名作动,
戴着乌帽 有……者:固定结构,有人
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 有是 言, 大江南北 遂 谓忠烈未死。已
死 自从 这种传言 长 (的人)就都说
而英、霍山 师 大 起⑴,皆托 忠烈之名⑵,仿佛陈涉 之称 项燕。
英山霍山的抗清义军大规模兴起 假托 名号 好像 起义 假托
之:取独
吴中⑶孙公兆奎⑷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⑸。经略洪承畴⑹与之有旧,
的名号一样 因 失败 南京 老交
问曰: “先生在兵 间,审 知⑺故 扬州阁部史公果 死耶,抑 未死耶? ”
情 军队中 确凿地知道以前 真的 还是
孙公答曰: “经略从北 来,审知故松山 殉难 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
北方 守松山为国殉难
承畴大 恚, 急 呼麾下 驱出斩之。
非常恼怒 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
呜呼! 神 仙 诡 诞 之说,谓颜太师以兵 解⑻,文少保亦以悟
(有一些)成神成仙虚妄荒唐 说法 颜真卿因被杀成仙 文天祥 领
大光明法蝉脱⑼, 实 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 家法⑽,
悟 灵魂离开肉体而成了佛 实际 是 的传统道德准则
者:表停顿
其 气 浩然⑴, 常 留(于)天地之间,何必出世 入世 之
那种气魄,正大光明 永远留在 问他是出世成仙还是入世为人的
面目⑵? 神仙 之说, 所谓 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
形象出现呢 关于他们成神成仙 说法 正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像
骸,不可 问 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 述 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
可能问到 以 梅花岭 朋友们谈起
想 见 当日围城光景,此即 忠烈之面目 宛然可 遇, 是
想象得到 情景 这就是 音容笑貌仿佛可以看到(的原因)这样(人们)
不必问 其果 解脱 否也,而况冒 其未死之名者哉?
探究 真的 成仙没有 何况假冒 名号呢
呜呼! 神 仙 诡 诞 之说,谓颜太师以兵 解⑻,文少保亦以悟
(有一些)成神成仙虚妄荒唐 说法 颜真卿因被杀成仙 文天祥 领
大光明法蝉脱⑼, 实 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 家法⑽,
悟 灵魂离开肉体而成了佛 实际 是 的传统道德准则
者:表停顿
其 气 浩然⑴, 常 留(于)天地之间,何必出世 入世 之
那种气魄,正大光明 永远留在 问他是出世成仙还是入世为人的
面目⑵? 神仙 之说, 所谓 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
形象出现呢 关于他们成神成仙 说法 正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像
骸,不可 问 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 述 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
可能问到 以 梅花岭 朋友们谈起
想 见 当日围城光景,此即 忠烈之面目 宛然可 遇, 是
想象得到 情景 这就是 音容笑貌仿佛可以看到(的原因)这样(人们)
不必问 其果 解脱 否也,而况冒 其未死之名者哉?
探究 真的 成仙没有 何况假冒 名号呢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记叙史可法壮烈殉难的经过。
1.写史可法“誓与城为殉”的决心。
“知势不可为”点明史可法是在南明局势无可挽回之下才采取这一行动的。
“喜”反映了史可法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2.扬州城破,史可法慷慨就义的情况。
“拔刀自裁”→“大呼德威”→“乃瞠目曰”→“大骂而死”
表现史可法凛然正气,部下衷心爱戴。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史可法是否已死的传闻和作者的评论。
1.写史可法是否已死的传闻。
三件事:
⑴“忠烈未死”的由来反映当时人民的愿望。
⑵英、霍义军假托史可法的名号抗清史可法的殉难在抗清斗争中的感召力 量。
⑶孙兆奎与洪承畴的对话详写,孙兆奎挖苦洪承畴,洪承畴的狼狈相,鞭 挞卖国贼的卑劣灵魂,反映史可法的民族气节。
2.作者对这些传闻的评论。
引用颜真卿、文天祥成佛成仙的传说,并加以否定,目的是用颜真卿、文天祥同史可法类比,说明他们气节一样崇高,永远为人民纪念。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不朽,不在于肉体或灵魂是否永存,而在于“其气浩然”,在于他们忠贞爱国的精神、气节,对人民永远有感召力,这就揭示了史可法殉难的意义。
最后用登梅花岭的感受来印证这一观点,强烈地表达了对史可法的无限追念、崇敬的感情用抒情的笔调进行议论,有强烈感染力。
写作特点:
一、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结构完整紧凑:
1.殉难经过
史可法的殉难2.“实未曾死”的传闻 表现1.崇高气节
(线索) 3.假托史的名号抗清的事迹 2.对抗清斗争的强烈感召力
4.孙兆奎对洪承畴的挖苦
最后议论仍紧扣殉难这个中心展开,加上第一部分“当葬梅花岭上”,末尾又写登上梅花岭的感慨,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二、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以深化文章的主旨。
见前课文分析。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J、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时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岩、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